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9年3月26日
耀州城里挺好的
姚中文
  新区好,住新区吧,熟人张走了
  西安好,居长安吧,同事刘走了
  去吧,都去吧 我留下照顾年老的爸妈
  去吧,都去吧 哪儿都好,可以安家
  要我说,耀州城里,挺好的
  看着舒坦,走着舒坦
  要我说,耀州城里,挺好的
  想着舒坦,住着舒坦
  儿女走了,把父母留下,也把物件留下
  你看,这是他们曾经穿小了的棉袄
  这是他们曾经背过的书包
  儿女走了,把记忆留下,也把思念留下
  你看,这是他们曾经读过的北小、城中、耀中
  这是他们曾经吃过的雪花糖、咸汤面、窝窝面
  还有那尊站在河畔上的大铁牛
  弓背低首依旧奋力前行
  耀州城里的早市
  像少瞌睡的老人
  依旧起的那么早
  来来往往的脚步
  匆匆忙忙的身影
  让每一个黎明都激情年轻
  咸汤面馆开的最早
  热气弥漫在锅台上方
  油泼辣子散发出诱人的醛香
  到访的食客或站着,或圪蹴着
  吃的那么热情、热烈、热火
  毕了,碗一推,嘴一擦
  “真美,辣口,煎火”
  好多老住户都走了
  城里的确显得有点冷落,但是
  药王山还在,漆水河还在
  河东堡还在,泥阳城还在
  古华原、古永安、老耀州、老耀县还在
  阴康氏遗址还在,鹞子高三拳师技艺还在
  宋塔还在,铁牛还在,文庙还在
  范仲淹、司马光、富弼的故事还在
  孙思邈、傅玄、柳公权、令狐德棻、范宽
  “一圣四杰”的音容思想还在
  邻德巷、解放巷的古槐树还在
  文庙街婉转灵动的身姿还在
  火车东站还在、回民街还在、清真寺还在
  面瘫药膏还在,灯市还在,火亭子还在
  老东门、石牌坊、印刷厂、石油公司、百货大楼
  更有那曾经的声音
  “刀片,刀片,犀牛刀片”
  熟悉的叫卖声似乎还回荡在四街八巷
  “北京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那位盲人的笛声似乎还响在北十字街上
  要我说,耀州城里,挺好的
  有塔小集团,北小,南小
  华原幼儿园、裕华园幼儿园
  有柳公权中学、耀州中学
  孩子们从小到大,上学挺方便的
  要我说,耀州城里,挺好的
  有孙思邈中医医院,耀州区人民医院
  还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居民任意选择,看病就医挺方便的
  要我说,耀州城里,挺好的
  有麦谷鲜生、佰富浓、欢乐颂超市
  市民随时可去,购物采买挺方便的
  要我说,耀州城里,挺方便的
  606、612、602、605路公交车
  药王山旅游、三号、阿姑社、101梅家坪专线
  更有6路公交、西延过往高客站、新区—宜君途径站
  城里人出行,东去西返南来北往挺方便的
  有人说,走了的是潮流,留下的是守旧
  要我说,走了的是鲜血,留下的是根脉
  记忆犹在,脚步犹在,美好犹在,留恋犹在
  他们走了,
  记忆的翅膀却沉重了,梦境的里程却延伸了
  思念的频率却增强了,望乡的顾盼却频繁了
  吃水的人走了,井还在,井绳还在,辘轳还在
  读书的人走了,书包还在,小闹钟还在,读书声还在
  穿鞋的人走了,锥子还在,绳子还在,做鞋的老妈还在
  戴香包的人走了,做香包的人还在,做女红的人还在
  系着漆水河的银链
  沐着宋塔的晨光
  揽着铁牛的犄角
  枕着沮河流水的涛声
  走在锦阳路平直的街道上
  沐浴在“一圣四杰”文化思想的光晕里
  真的,耀州城里,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