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年3月26日
白露之美
秋风至,白露降。
蒙曼老师说: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最美的节气,一个是清明,一个是白露。
人们都说一年之美在秋天,而我认为一秋之美在白露。
白露是一年中最宜人的时节,是秋天画卷中最精彩的篇章。
白露之美,首当美在其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白~露”,读起来就使人心生柔和、舒畅,凉爽、素洁与高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洁白无瑕,让人精神升华,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地。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名篇《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素净的白露,有如从远古走来的女子,沉静秀美,温婉丰润,灵动婀娜,一身诗意,柔情万般。
白露之美,美在时节。自白露开始,暑气完全退去,秋日绚丽,金风送爽,大自然斑斓多彩的画卷在天地间铺展,人间呈现一派成熟丰满的景象。有人说:白露不似夏至的热烈浓郁,不似霜降的肃杀有力。我觉得:白露是季节的回眸,化为秋天里一滴柔情的珍珠,没有一丝尘埃,使人安定心神,灵魂净化。
诚然,白露是秋的完全显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此时草木渐黄,凉意北起,地上露水满径,丹桂飘香,春花秋实,丰收在望。天空鸿雁南飞,天高云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身处白露凉风里,欣赏那闪动在秋叶上珍珠似的露水,满目丰硕果实,不由得感叹季节在秋的美满!固然,植物是最知时节的,一树树栾花开得烂漫,透着斑斓之光。金黄的丝瓜花爬满架藤,粉紫的牵牛花高调亮相,田里的玉米棒挺直着腰板,苹果酥梨沉甸甸地压弯枝头,谷子喜洋洋笑弯了腰……“处暑种荞,白露看苗”“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秋不光是丰收之季,更是播种之时,隔年的农作物,多是在秋风冷雨中播种的。农事有耕耘则有收获,人生更是有种才有收,有付出才有回报。我们看到辛勤追求,自奋不息,才显露出人生的壮丽辉煌。人生中年,恰如四季白露,成功与成熟在此最为重要。在一定的人生阶段,就要骄傲地显露成长中的才艺与创新成果,否则时光一晃而过,就会碌碌无为,蹉跎岁月。
白露更是季节与养生的一个分水岭。“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我们要留意时令的提醒,顺势而为,依时而行。经历白露,常使人感到练达与旷远,生活滋味悠长。萧瑟之风,展示秋的来临,寒之将至,尔后风云变幻,冬随之而来,该准备的物品,要提前谋划,未雨绸缪。人常言,有备无患。我们领略自然之美,感受人生之奇妙,忧患意识可要常存哟!
白露之美,美在诗情画意。白露,不仅美了秋天,还迷了诗人的眼。“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铺满一地的皎洁月光,亦是绵绵无尽的愁思。秋日放歌,游子思归,墨客寄情山水,白露时时处处,都让诗人产生灵感,因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关于秋情的诗最多,最壮美,最伤情,最富家国情怀。你看,时光潋滟了秋色,晨露凝附在秋叶上,晶莹剔透,犹如一颗颗珍珠滚动在叶面上,为薄凉的秋日增添了灵动和生机。秋风落叶,推枯拉朽,时令的代谢,充分显示出生死的循环,新旧的更叠,世事的发展,规律的效用!没有哪个时节让人感觉如此明畅,如此明朗,如此静怡,如此意气风发,在变幻中孕育着新生。天空澄澈,气候宜人,一切都是恰到好处,和谐自然,仿佛得到天地的厚爱,四季之中的好风光好景色全部拿出来呈现了。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对诗人来说,白露永远是可以感怀与放飞思念的时令。在此激扬文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勾勒意境,思故念亲。无论是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还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或者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更有九月霜风吹客衣,溪头红叶傍人飞。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单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直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汉!盈盈露珠,瑟瑟秋风,悠悠白云,从古至今在文人笔下尽是最美妙的意象。因而,在这特殊的节气中,细品慢赏,充分感悟这个节气的诗意与魅力,在清凉悠远的意境中自然会赞叹人生美好,事事如意,棋棋局新。
白露之美,美在舌尖。俗话说:“秋季补的好,冬天病不找”。枣红点点,梨黄烁烁,烹一杯冰糖雪梨,口舌生津,润化秋燥;吃一颗糖炒板栗,健脾养胃,补肾强筋。农谚讲:白露到,核桃掉。黄绿的核桃,退皮剥壳去皮,肉白如雪,清香脆鲜,既美容养颜,又健脑益智。“露浓压架葡萄熟”,一串串翡翠玛瑙般的葡萄,是白露时节最慰舌尖的滋味。贴秋膘,鸭肉最佳选择,既可驱逐燥邪,又可适量进补。闲暇之余,约三五知己,沏一壶白露茶,养阴润肺,抗寒暖体,生津明目;温一壶“白露米酒”,温中含热,舒爽香醇。人生随时令进补,也要随时代进步,不断更新自我,做一个情趣高雅,洁身自好,与时俱进的人。
怀人一滴清露降,感时几份激情扬。白露时节,登高望远,抒畅情怀,倍感生在盛世中国是何等的荣幸,何等的洒脱,何等的幸福啊!
蒙曼老师说: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最美的节气,一个是清明,一个是白露。
人们都说一年之美在秋天,而我认为一秋之美在白露。
白露是一年中最宜人的时节,是秋天画卷中最精彩的篇章。
白露之美,首当美在其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白~露”,读起来就使人心生柔和、舒畅,凉爽、素洁与高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洁白无瑕,让人精神升华,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地。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名篇《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素净的白露,有如从远古走来的女子,沉静秀美,温婉丰润,灵动婀娜,一身诗意,柔情万般。
白露之美,美在时节。自白露开始,暑气完全退去,秋日绚丽,金风送爽,大自然斑斓多彩的画卷在天地间铺展,人间呈现一派成熟丰满的景象。有人说:白露不似夏至的热烈浓郁,不似霜降的肃杀有力。我觉得:白露是季节的回眸,化为秋天里一滴柔情的珍珠,没有一丝尘埃,使人安定心神,灵魂净化。
诚然,白露是秋的完全显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此时草木渐黄,凉意北起,地上露水满径,丹桂飘香,春花秋实,丰收在望。天空鸿雁南飞,天高云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身处白露凉风里,欣赏那闪动在秋叶上珍珠似的露水,满目丰硕果实,不由得感叹季节在秋的美满!固然,植物是最知时节的,一树树栾花开得烂漫,透着斑斓之光。金黄的丝瓜花爬满架藤,粉紫的牵牛花高调亮相,田里的玉米棒挺直着腰板,苹果酥梨沉甸甸地压弯枝头,谷子喜洋洋笑弯了腰……“处暑种荞,白露看苗”“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秋不光是丰收之季,更是播种之时,隔年的农作物,多是在秋风冷雨中播种的。农事有耕耘则有收获,人生更是有种才有收,有付出才有回报。我们看到辛勤追求,自奋不息,才显露出人生的壮丽辉煌。人生中年,恰如四季白露,成功与成熟在此最为重要。在一定的人生阶段,就要骄傲地显露成长中的才艺与创新成果,否则时光一晃而过,就会碌碌无为,蹉跎岁月。
白露更是季节与养生的一个分水岭。“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我们要留意时令的提醒,顺势而为,依时而行。经历白露,常使人感到练达与旷远,生活滋味悠长。萧瑟之风,展示秋的来临,寒之将至,尔后风云变幻,冬随之而来,该准备的物品,要提前谋划,未雨绸缪。人常言,有备无患。我们领略自然之美,感受人生之奇妙,忧患意识可要常存哟!
白露之美,美在诗情画意。白露,不仅美了秋天,还迷了诗人的眼。“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铺满一地的皎洁月光,亦是绵绵无尽的愁思。秋日放歌,游子思归,墨客寄情山水,白露时时处处,都让诗人产生灵感,因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关于秋情的诗最多,最壮美,最伤情,最富家国情怀。你看,时光潋滟了秋色,晨露凝附在秋叶上,晶莹剔透,犹如一颗颗珍珠滚动在叶面上,为薄凉的秋日增添了灵动和生机。秋风落叶,推枯拉朽,时令的代谢,充分显示出生死的循环,新旧的更叠,世事的发展,规律的效用!没有哪个时节让人感觉如此明畅,如此明朗,如此静怡,如此意气风发,在变幻中孕育着新生。天空澄澈,气候宜人,一切都是恰到好处,和谐自然,仿佛得到天地的厚爱,四季之中的好风光好景色全部拿出来呈现了。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对诗人来说,白露永远是可以感怀与放飞思念的时令。在此激扬文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勾勒意境,思故念亲。无论是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还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或者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更有九月霜风吹客衣,溪头红叶傍人飞。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单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直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汉!盈盈露珠,瑟瑟秋风,悠悠白云,从古至今在文人笔下尽是最美妙的意象。因而,在这特殊的节气中,细品慢赏,充分感悟这个节气的诗意与魅力,在清凉悠远的意境中自然会赞叹人生美好,事事如意,棋棋局新。
白露之美,美在舌尖。俗话说:“秋季补的好,冬天病不找”。枣红点点,梨黄烁烁,烹一杯冰糖雪梨,口舌生津,润化秋燥;吃一颗糖炒板栗,健脾养胃,补肾强筋。农谚讲:白露到,核桃掉。黄绿的核桃,退皮剥壳去皮,肉白如雪,清香脆鲜,既美容养颜,又健脑益智。“露浓压架葡萄熟”,一串串翡翠玛瑙般的葡萄,是白露时节最慰舌尖的滋味。贴秋膘,鸭肉最佳选择,既可驱逐燥邪,又可适量进补。闲暇之余,约三五知己,沏一壶白露茶,养阴润肺,抗寒暖体,生津明目;温一壶“白露米酒”,温中含热,舒爽香醇。人生随时令进补,也要随时代进步,不断更新自我,做一个情趣高雅,洁身自好,与时俱进的人。
怀人一滴清露降,感时几份激情扬。白露时节,登高望远,抒畅情怀,倍感生在盛世中国是何等的荣幸,何等的洒脱,何等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