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9年3月26日
《丰源河》——一曲脱贫攻坚的凯歌
熙燕

  
  《丰源河》是一部扶贫小说,综合了铜川地区的扶贫故事,勾勒出发生在秦州市云岚县丰源镇邹家村里的扶贫故事。故事通过上世纪6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蒋援朝在邹家村与农民兄弟同甘共苦、舍己救人的故事铺垫出的深情厚谊,成为整个故事发展的引线。多年后,他的儿子蒋东林恰巧成为该村扶贫驻村的第一书记。在父亲一个老党员严谨的党性影响下,他继承了父辈的优秀品格。在扶贫工作过程中,和农民兄弟吃住在一起,劳作在一起,通过捐款、抗洪、扩建鸡场、转产、销售成立合作社等各种事件,和农民兄弟建立起互信,从而实现了他在脱贫过程中“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方法,把人人谈“邹”色变的贫困村扶上正轨。
  蒋东林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清楚的认识到:脱贫是建国以来的历史使命,应继承前辈忘我的奉献精神,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在脱贫攻坚战中需具备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能力,在不断开拓、艰苦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
  搭档龚博辉和创业青年邹莹莹的爱情;数次上访无果而后化解矛盾的五保户邹五奎老人;众人捐款安葬的癌症患者成满粮老人;恶习缠身游手好闲的刑满人员成磊;留守儿童邹笑笑和祖母(田淑芹)、拉动贫困群众的党员邹福明;有创业愿望的成华盈和王玲花以及外出务工人员成应文等等,不同的人,共同的愿望,为本部小说频添色彩。
  全书分为四十九小节,14.3万字,涵盖每一个脱贫干部在脱贫工作中的经历,细腻的家庭情怀,刚毅的脱贫决心,注入热情的奋斗史,潸然泪下的父子情一一得到展示。笔锋时而柔和,时而犀利,直击心灵和矛盾焦点,不回避、不丑化,用朴实的语言进行倒叙、插叙、记录等写作方式将我们身边发生脱贫故事里的真、善、美和盘托出。
  《丰源河》在创作过程中先后采访不同乡镇、不同人群、结合报刊杂志里的脱贫故事以及翻看历史的同时也吸取了《老农民》里的精华,让作者更多的了解农村生活,更多地懂得困苦中人们求生存的决心,故而下笔搜罗万千故事,囊括于小说之中,由此唱出新时代的“扶贫史”。为此后投身于农业建设的年轻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