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9年3月26日
故乡的甜柿子
郝玉静

  
  记得小时候常听大人说:“柳池的柿子西坡的枣。”说的就是家乡的柿子。家乡的柿子有蜂蜜的甜香,蔗糖的细腻,山芋的软绵,似乎世界上的甜都浓缩在里面。
  每年深秋,家乡的柿子就熟了。柿子熟了的景色着实让人喜悦。一个个柿子,就像身穿红袄的乡间女子,也像冬夜里的盏盏红灯笼,衬在绿叶枝桠里,一派和煦。
  记得小时候,柿子树归生产队管。每年柿子熟了的时候,生产队就给社员分柿子。几户人家分一棵树,大家相约去夹柿子。夹完柿子,再把柿子按户分给各家。后来,农村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分给每户,柿子树也就自然分到户了。
  柿子熟了的时候,每逢周末,我就和弟妹们去看管柿子树,唯恐其他孩子糟蹋。其实那年月,柿子也并不多,属于稀物。生产队分的柿子树已经是老树了,一年也结不了多少柿子。再说,柿子树也有大小年。有一年结的果实多一点,有一年结的少之又少。后来这些树就逐渐的枯死了。父亲就去沟边找野生的树苗子,栽在离家较近的地里。刚栽的幼树,结的果实不是柿子,母亲就想办法给幼树嫁接。在父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家的柿子树终于长成了。每年秋天,我家的柿子树上,都挂有红彤彤的柿子。如今,我家那片柿子林里,柿子沉甸甸、鼓囊囊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把秋天点缀的红润又有风情。
  柿子熟了的时候,就有客商来村里收柿子。这时候,父母就去地里把成熟的柿子摘下来,挑选大点的交给客商,小点的削皮,用绳子拴住柿蒂,把一个个柿子串起来,在阳光下晾晒,让水分慢慢蒸发,待沾上秋霜,柿饼就行成了。晒干的柿饼蜷缩一团,味道纯粹,有天然的沙质般的甜蜜。母亲每年都要加工好多的柿饼,送亲戚,送朋友,我们也都十分喜欢吃母亲亲手制作的柿饼。
  加工柿饼不容易。要选择天气晴和的好日子,把削好皮的柿子在太阳下晾晒,连续几天晒,就不怕坏了。如果遇上多雨的日子,就是削好皮挂着的柿子也会发霉。有好几年,母亲辛辛苦苦加工好的柿饼全部发霉了。母亲想了好多办法,用水清洗之后又晾晒,也无济于事。还是倒掉了,怪可惜的。母亲的苦白下了,还伤心了好长时间呢!
  今年又到了柿子成熟的季节,父亲坐在地畔上,悠闲的抽着烟。他看着我们夹柿子,高兴的合不拢嘴。偶尔也吃上一两个熟透了的软柿子。
  忙活几个小时,收获了不少柿子。母亲说,今年的柿子丰收了,没夹完的柿子送人。让邻居们谁要就去夹。咱家的柿饼削了不少,也卖了几回了。以前,有的人家没有柿子就偷别人家的柿子。而如今,柿子树多了,有些没有柿子的人家,随便去塬上的柿子树上摘柿子,大家熟视无睹,也无人问津,真是今非昔比啊!
  我每次回家,都会给父母买上营养品、肉和菜。每次我们都一起吃团圆饺子。这次我们吃饺子,仿佛就是为这柿子熟了开的庆功宴,和父母在一起,其乐融融。
  临别之时,背包里塞满重重的柿子,熟的和即将熟了的,恋恋不舍的离开,这满满重重的一肩,再怎么沉,也是舍得的爱。因为,每一个柿子都化成一份情,又如何化解父母那柿子般的丰盈的爱意和牵挂呢!
  每年柿子熟了的时候,点点滴滴的回忆就像一首意境优美的诗,让人情不自禁地踮脚张望,柿子红灯笼般地挂在树上,照亮了我的眼睛,点燃了我的心,心房变得明亮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