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年3月26日
耀州区“三带”提质增效让人才人尽其才
本刊讯通讯员郭静报道:今年以来,耀州区通过组织协作交流、师徒结对和实践引领等途径积极探索人才培训培养机制,突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开发和素质能力提升,并以人才培育为支撑,促进全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习带头指导理念创新
“那个微耕机能开沟、埋沟、搅拌化肥、旋耕、除草,一机多用,特别好!”
“这次学习,我特别关注‘众成三号’这个苹果品种,条纹宽,底色白,果形大,口感好,适应现在的市场,我准备回去以后试种一下,如果好的话,给左邻右舍推广一下,让大家都多挣钱,共同致富!”
……
这是耀州区的职业农民在杨凌农高会培训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时,纷纷发出的感慨。近年来,耀州区深化各领域人才学习交流,依托东耀合作契机,每年定量选派人才赴东台进行跟岗学习,强化教育、卫生、农牧等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拓展了人才开眼界,学技术,提能力的渠道。丰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积极组织职业农民赴乾县、杨凌等地进行现场学习,参加农高会、全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拓宽了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举行职业农民贷款对接交流会,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推荐拔尖人才、乡土人才代表参加杨凌论坛,通过课题探讨、共享经验等形式提振人才发展信心,鼓励和支持人才依靠所掌握的先进技术和发展理念干事创业,实现新理念、新思想转化。
名师带徒促进技艺传承
马咀村村民田春惠是西瓜栽植“土专家”老王的徒弟,以前每年她都会种上一二亩西瓜贴补家用,辛苦一年,只有1500元收入。自从拜老王为师后,她学到了如何制作、运用授粉提示牌,如何科学计算采摘时间等新技术,有效提升了种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耀州区通过发挥技能人才带头和师徒帮带作用,不断整合技能人才培养资源,拓宽技能人才成长成才之路。拔尖人才梁亚萍在带领科研队伍攻克技术难关的同时,带出阴姣姣、徐杰等5名陶艺徒弟,推动技艺传承,弘扬耀瓷文化。拔尖人才崔连超多年在农耕一线传技授艺,带领培育出移村常建军、水峪村崔清涛等一批徒弟,持续为农业发展做贡献。同时,积极发挥耀州中学基层人才振兴计划示范点辐射作用,立足拔尖人才王忠峰等5个名师工作室,利用“一帮一”拜师学艺、名师大课堂等活动,培养出了多名省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强化全区整体教育水平。各类人才帮带作用有效提升了全区在技能攻关、带徒传艺、技艺传承等方面的培养能力和水平。
实践带动强化能力提升
耀州区坚持在基层一线培育人才、凝聚人才,选派张宝龙等4名专业技术人才到永祥养殖专业合作社等4家果业和畜牧业企业(专业合作社)蹲点帮扶,在实践操作中教育引导群众跟着干、跟着学,积极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带动产业升级。鼓励乡土人才崔战峰回乡创建兴柳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了44个出菇棚和33个养菌棚,开创“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运营模式,以先进的技术指导、规范的管理流程,带领周边群众学习技术,共同致富。创新开展“人才尖兵在一线”活动,集聚冯文涛、崔连超等市、区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乡土人才,组成“产业、教育、健康、就业”尖兵连,深入一线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并以此活动为载体,采取“双培训”和“学生讲,专家评”模式,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提升乡土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带富能力,为基层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土专家”。(原载铜川日报9月17日5版)
学习带头指导理念创新
“那个微耕机能开沟、埋沟、搅拌化肥、旋耕、除草,一机多用,特别好!”
“这次学习,我特别关注‘众成三号’这个苹果品种,条纹宽,底色白,果形大,口感好,适应现在的市场,我准备回去以后试种一下,如果好的话,给左邻右舍推广一下,让大家都多挣钱,共同致富!”
……
这是耀州区的职业农民在杨凌农高会培训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时,纷纷发出的感慨。近年来,耀州区深化各领域人才学习交流,依托东耀合作契机,每年定量选派人才赴东台进行跟岗学习,强化教育、卫生、农牧等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拓展了人才开眼界,学技术,提能力的渠道。丰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积极组织职业农民赴乾县、杨凌等地进行现场学习,参加农高会、全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拓宽了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举行职业农民贷款对接交流会,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推荐拔尖人才、乡土人才代表参加杨凌论坛,通过课题探讨、共享经验等形式提振人才发展信心,鼓励和支持人才依靠所掌握的先进技术和发展理念干事创业,实现新理念、新思想转化。
名师带徒促进技艺传承
马咀村村民田春惠是西瓜栽植“土专家”老王的徒弟,以前每年她都会种上一二亩西瓜贴补家用,辛苦一年,只有1500元收入。自从拜老王为师后,她学到了如何制作、运用授粉提示牌,如何科学计算采摘时间等新技术,有效提升了种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耀州区通过发挥技能人才带头和师徒帮带作用,不断整合技能人才培养资源,拓宽技能人才成长成才之路。拔尖人才梁亚萍在带领科研队伍攻克技术难关的同时,带出阴姣姣、徐杰等5名陶艺徒弟,推动技艺传承,弘扬耀瓷文化。拔尖人才崔连超多年在农耕一线传技授艺,带领培育出移村常建军、水峪村崔清涛等一批徒弟,持续为农业发展做贡献。同时,积极发挥耀州中学基层人才振兴计划示范点辐射作用,立足拔尖人才王忠峰等5个名师工作室,利用“一帮一”拜师学艺、名师大课堂等活动,培养出了多名省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强化全区整体教育水平。各类人才帮带作用有效提升了全区在技能攻关、带徒传艺、技艺传承等方面的培养能力和水平。
实践带动强化能力提升
耀州区坚持在基层一线培育人才、凝聚人才,选派张宝龙等4名专业技术人才到永祥养殖专业合作社等4家果业和畜牧业企业(专业合作社)蹲点帮扶,在实践操作中教育引导群众跟着干、跟着学,积极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带动产业升级。鼓励乡土人才崔战峰回乡创建兴柳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了44个出菇棚和33个养菌棚,开创“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运营模式,以先进的技术指导、规范的管理流程,带领周边群众学习技术,共同致富。创新开展“人才尖兵在一线”活动,集聚冯文涛、崔连超等市、区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乡土人才,组成“产业、教育、健康、就业”尖兵连,深入一线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并以此活动为载体,采取“双培训”和“学生讲,专家评”模式,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提升乡土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带富能力,为基层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土专家”。(原载铜川日报9月17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