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4日
对话苏东坡
李树学 郭艳艳
文章字数:1086    文章浏览数:44

  郭艳艳:有关与苏东坡的书很多,比如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李一冰的《苏轼新传》,他们用诗词书画讲述了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坎坷仕途,刻画了性格鲜明,形象饱满,可亲可敬,堪称人世间完美的理想人格。今天我们就来对话苏东坡。
  郭艳艳:读您的诗,感受到了您坎坷的一生,豁达的一生。
  李树学(饰苏东坡):是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李:当时我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距离黄州三十里地的沙湖看田,归家路上,天气突变,忽然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个个淋得很狼狈,独有我不觉有雨,安然缓步徐行。不久便雨过天晴。我想,生的漫漫征程中,谁不会遭遇挫折和困难呢?如何面对困难,把我们分成了不同的人。我不羡慕肥马轻裘的尊荣生活,而是更乐意跟老百姓一样过“竹杖”“芒鞋”“一蓑烟雨”的平民生活。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李树学(饰苏东坡):这首诗是我从黄州贬到惠州时写的一首诗。当时,惠州尚未开发,还是蛇虫出没、瘴气横生的蛮荒之地。但我已经习惯于随遇而安,依然从容上任。岭南物产丰富,在这里第二年四月,我初食荔枝,此后五年,每食荔枝,几乎和饭各自一半。岭南的风物让我留恋,而与被贬黄州的心情,却已经让我更加平静。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李树学(饰苏东坡):徽宗即位,大赦天下。我从海南渡海,意欲返回常州退养。在海上虽然有狂风暴雨,总有还晴的时候,云散了,月亮也就重现光明,天和海,本身就是清澄不含渣滓的。虽然在南荒濒临死境,但不如此,也就失此海外奇游的机会。虽说我被一贬再贬,终至海南岛,但这不是罪行,而是旅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郭艳艳:先生真令人钦佩,您的处事哲学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后世,而您留下的为民服务,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黄州,您改易风俗、拯救溺婴;在杭州,您组织民众治理“六井”、疏浚西湖;在儋州,至今传诵着您的办学堂、劝农耕的故事。您心中有大爱,装着老百姓,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始终把干事作为追求,实实在在造福百姓。今天,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将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努力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


CopyRight 2015-2018版权所有:铜川市耀州区融媒体中心(铜川市耀州区广播电视台)aiyaozhou.com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铜川市耀州区融媒体中心(铜川市耀州区广播电视台)
  联系邮箱:yzbctv@163.com 联系电话:09196281579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 备案号:陕ICP备200014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