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年3月26日
“蔗”里风光好贾曲河温室大棚迎来“新成员”

作为热带农作物,甘蔗在北方很少有人种植,然而,在我区瑶曲镇贾曲河村,李刚锋却把甘蔗引进了当地,原本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迎来“新成员”。
6月24日,走进贾曲河村温室大棚,一排排根茎挺拔、长势喜人的甘蔗让人眼前一亮,试种的甘蔗已经有1米多高,微风拂过,沙沙作响。李刚锋一边忙着给甘蔗培土,一边说:“我每天都要观察甘蔗的生长情况,要随时根据长势给甘蔗培土。”
人养地,地养人,锄头底下出黄金。3月,李刚锋从广西购买了6000个甘蔗节巴,种植在5座温室大棚里。“今年第一次试种,甘蔗长势还不错,出苗率大概在80%左右,10月就可以采收了。”
大山环绕的瑶曲镇,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水资源丰富,在他看来,具备了种植甘蔗的必要条件。“前年我就去广西考察了,认真地学了技术。”提起种植甘蔗的初衷,李刚锋说。
同时,李刚锋认为多元化种植结构能带来更多效益。“我承包了15个温室大棚,目前种有圣女果、西红柿、豆角、甜瓜等,选择多元化种植,不仅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还能降低风险、增加收入。”
而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并不顺利。“甘蔗是南方作物,但3月份时,咱们这里的气温只有10多度,所以需要进行高温催芽。”李刚锋表示,催芽比较困难,需要把浸泡消毒后的甘蔗节巴装进塑料袋再放入温室大棚里,这期间要密切观察生长情况。
经过浸泡消毒、高温催芽、拌浆栽植等复杂的过程,甘蔗顺利种植。
但就在李刚锋刚松了一口气时,5月,他发现甘蔗生长比较缓慢。“在广西,四五月份的时候甘蔗就开始分节了,但咱们种植的甘蔗一点分节的迹象都没有,我赶紧联系了广西那边的技术人员。经过调整,把通风时间改为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后,甘蔗开始正常生长。”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刚锋精心耕耘,让甘蔗在贾曲河顺利“安家”。他信心满满地说:“通过种植,积累了一些经验,我愿意给村民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大家一起致富。”
近年来,贾曲河村立足当地实际,通过巧打季节差、时间差,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温室果蔬产业,积极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臻成表示,耀州区在发展好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的基础上,鼓励群众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技术,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同时,通过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观光采摘游等,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铜川日报社记者: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