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年3月26日
写字是一种生活
以前还有记日记的习惯,但后来由于单调重复的工作节奏,流水账式的琐碎记录,也不愿作无病之吟般的生活感慨,就中途停笔了。书法临帖之余,或有所得所感,遂记录于案头,近来整理修改,就叫砚边随笔吧。
上学时开始写字,一笔一画写的极其认真,长大了才知道写字的高境界叫书法。高中毕业务工时,常用写字来消遣业余生活,“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就是当时的状况,谁知后来痴迷于此而一发不可收拾。
中国书法伴随着文字演变发展,一部书法史就是文字史、文化史、思想史。书法随文字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而文字作为文化记录的载体工具,又贯穿于整个中华文化的传承延续之中;作为古典哲学思想核心的儒道文化也是中国书法的核心审美观,“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中和之美”就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晋人之韵、唐人之法、宋人之意、元明之态、清人之趣,都是传统文化发展和哲学思想演变带来的一个时代的书法审美取向。
古人写字,是苦读勤学或歌赋雅集时文字记录的一种方式,是为学识修养服务的,今人学习书法,单纯为书法而写字,急功近利,丢失了学识修养的提升,少了书卷气。字是练出来的,用几个月时间认真写字就可以把字写好看,但书法是养出来的,功夫不到,年份不够,出不了“包浆”。书法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学养的支撑比其它艺术更加明显与必需。选择了书法,就得慢慢“熬着”,火候不到,就无法“纯青”。
读书、赏画、喝茶、聊天、吃饭、闲坐是生活,写字也是一种生活。生活中除却写字之外的所有生活庸常和精神活动都会为笔墨注入灵魂,诉至毫端,所以说写字其实就是写心、写情、写境。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赞云: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既流出人心之美,又流出万象之美。“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史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颜鲁公《祭姪文稿》悲愤切骨,纵笔豪放,书法史上的名碑名帖哪个不是写心、写情、写境。
写字达到一定的境界,其人其字就终是一统的,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人写字,字写人,书写者的人品、心境、性情、格局、格调,都在日常的书写习惯中一览无余。就如文豪苏东坡,学养深厚而又极富才华,一生历尽坎坷,但豪放乐观,他的书法也体现出这种精神,用墨丰腴,笔画舒展,结字圆劲宽博而又纵逸豪放,有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之美。
写字如生活一样,亦应从容自在,笔法天真,不刻意造作以炫技;章法自然,不巧心经营于新奇,心从笔,笔从心。所谓简单自在,只需去书写,随笔拈来,随心溢出,随墨挥洒,愉快感知笔尖从纸面划过的韵律,尽情享受心情在笔下流淌的神奇。有意识的书写,心中自有法度;有法度的书写,无一处不自然,在愉悦中挥洒,又在挥洒中收获愉悦。
风尘靡常,鸢飞鱼跃;雪泥鸿爪,委和本然。误入山阴之途,古卷青灯为伴。揽苏黄如啸傲林泉,品兰亭如畅叙幽情,摹篆隶而避嚣习静,追魏晋而销忧忘疲,娱情达性,修身养德,逸乐其间,悠哉游哉!
研一碟淡墨,绽放灵魂的自由挥洒,借一毫兔管,享受生活的诗和远方。
上学时开始写字,一笔一画写的极其认真,长大了才知道写字的高境界叫书法。高中毕业务工时,常用写字来消遣业余生活,“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就是当时的状况,谁知后来痴迷于此而一发不可收拾。
中国书法伴随着文字演变发展,一部书法史就是文字史、文化史、思想史。书法随文字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而文字作为文化记录的载体工具,又贯穿于整个中华文化的传承延续之中;作为古典哲学思想核心的儒道文化也是中国书法的核心审美观,“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中和之美”就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晋人之韵、唐人之法、宋人之意、元明之态、清人之趣,都是传统文化发展和哲学思想演变带来的一个时代的书法审美取向。
古人写字,是苦读勤学或歌赋雅集时文字记录的一种方式,是为学识修养服务的,今人学习书法,单纯为书法而写字,急功近利,丢失了学识修养的提升,少了书卷气。字是练出来的,用几个月时间认真写字就可以把字写好看,但书法是养出来的,功夫不到,年份不够,出不了“包浆”。书法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学养的支撑比其它艺术更加明显与必需。选择了书法,就得慢慢“熬着”,火候不到,就无法“纯青”。
读书、赏画、喝茶、聊天、吃饭、闲坐是生活,写字也是一种生活。生活中除却写字之外的所有生活庸常和精神活动都会为笔墨注入灵魂,诉至毫端,所以说写字其实就是写心、写情、写境。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赞云: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既流出人心之美,又流出万象之美。“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史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颜鲁公《祭姪文稿》悲愤切骨,纵笔豪放,书法史上的名碑名帖哪个不是写心、写情、写境。
写字达到一定的境界,其人其字就终是一统的,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人写字,字写人,书写者的人品、心境、性情、格局、格调,都在日常的书写习惯中一览无余。就如文豪苏东坡,学养深厚而又极富才华,一生历尽坎坷,但豪放乐观,他的书法也体现出这种精神,用墨丰腴,笔画舒展,结字圆劲宽博而又纵逸豪放,有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之美。
写字如生活一样,亦应从容自在,笔法天真,不刻意造作以炫技;章法自然,不巧心经营于新奇,心从笔,笔从心。所谓简单自在,只需去书写,随笔拈来,随心溢出,随墨挥洒,愉快感知笔尖从纸面划过的韵律,尽情享受心情在笔下流淌的神奇。有意识的书写,心中自有法度;有法度的书写,无一处不自然,在愉悦中挥洒,又在挥洒中收获愉悦。
风尘靡常,鸢飞鱼跃;雪泥鸿爪,委和本然。误入山阴之途,古卷青灯为伴。揽苏黄如啸傲林泉,品兰亭如畅叙幽情,摹篆隶而避嚣习静,追魏晋而销忧忘疲,娱情达性,修身养德,逸乐其间,悠哉游哉!
研一碟淡墨,绽放灵魂的自由挥洒,借一毫兔管,享受生活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