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年3月26日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携手共护母亲河
在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来临之际,“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成为我们的主题。近年来,我区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河湖管护为核心,以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以构建人水和谐社会为根本,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改善水生态,全力攻坚河湖管护工作,为推动耀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河湖基本情况
耀州区境内主要有沮河、漆水河、赵氏河、浊浴河、清峪河等五条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渭河一级支流石川河水系,总流域面积4478km2。境内有水库8座(桃曲坡、高尔塬、友谊、豹村、玉皇阁、涧沟、前咀子、沟西),年蓄水总量为8622.5万m3均水资源总量12916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766万m3,地下水资源量8441万m3,重复资源量6291万m3,年可开采量4090.1万m3。人均占有水资源376m3,仅为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m3的最低需求线,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地区。
二、河湖管护成效初显
1、健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确定区镇村三级“河湖长”103名,设立公示牌对各级河湖长的姓名、职责、电话予以公示;对应成立了三级“河湖警长”,坚决打击涉河湖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完善了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督查考核、河道巡查等六项制度,制定了“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构建了巡查、督办、整改、反馈的闭环工作模式。近年来,各级河湖长严格按照《河湖长制巡查制度》开展巡查工作,区、镇两级河湖长累计巡河巡湖1200余次。
2、深化河道整治,持续改善水环境。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扎实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专项工作,先后排查整治“四乱”问题15起,及时清理河道管理范围内拦水设施、建筑物、构筑物10余处共计6000余立方米,确保水清岸净、整洁美观。配合市水务局协调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向沮河下泄生态基流1306万方,确保我区岔口出境段面水质基本稳定在Ⅲ类水,优于国考断面控制指标。
3、坚持柔性治水,全面提升河湖生态。将河湖管护与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等相结合,争取了海绵城市漆沮河生态治理项目、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等河道治理项目,综合治理漆水河、沮河两大流域河道20余公里,努力让区内水系清起来、美起来。以水土保持、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实施了贾曲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沮河上游生态保护修复一期项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余平方公里,打造了一批滨河植物带、水源地涵养林、林地封禁区,逐步形成了水生态治理、修复、保护“三道防线”。精心谋划实施店子河水库工程、高尔塬水库加坝扩容工程、涧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极大提升了我区水库的调蓄能力,全力保障河湖安澜、群众安全。
4、注重保护利用,科学构建岸线格局。坚持依法依规、因地制宜推进河湖划界工作,并与生态保护红线、国土空间规划等有机衔接,完成了全区38条488.7公里河道、5座水库、7座淤地坝、1处灌区、7处供水工程的河湖划界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河湖管理保护职责,目前划界成果已提交省级部门。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省市要求,启动了沮河、清峪河、浊峪河3条河流的河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着力加强岸线空间管控,严查河湖保护范围内违建行为,促进岸线资源合理有序利用。
三、严格水生态保护,全面开展河湖管护
近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历史机遇与河湖治理有机结合,全面推行河长制,层层压实责任、层层组织发动,基本形成了全民参与、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良好河湖管护氛围,广大群众为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促进水环境持续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区水环境明显改善,水源涵养能力持续提升,沮河上游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已成为白鹭、朱鹮等珍稀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1、树立生态环保理念,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方式,河流沿岸居民群众须将生活垃圾倾倒至指定地点,积极抵制污染环境不文明行为,不向河道沟渠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畜禽粪便,以免造成河道环境污染甚至影响河道行洪安全。
2、强化生态环保意识,积极养成良好生态道德,自觉关心生态环境,不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严禁污水未经处理直排、不达标排放,严禁往河道内扔动物尸体,加强河道生态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响应政府政策引导,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种植品种,严格落实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要求和滩区农药、化肥、农膜禁止和限制政策。严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高杆作物、开垦荒地、新增种植作物面积,不得发展大棚、畜牧养殖等农业设施,不得随意堆建各种民堤,不得新建和停放任何固定、移动、临时建筑和房屋。
3、传承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向家人、朋友和身边的人宣传生态环境保知识。倡导“小手拉大手”、“巾帼行动”等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活动,把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生产生活中、融合到建设发展中,要争做河道管护的示范者、推动者、组织者、监督者,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同事、家人,带头保护河道环境,引导他人懂法守法,及时的监督和举报水事违法行为。努力形成人人关心河道、时时注意河道环境的良好风尚。
4、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体验。在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生物多样化国际日等生态环境保护重要节日,积极参与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节能减排、植绿护绿、全域无垃圾等环保实践。要增强个人法律意识,积极自觉地参与水利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作。要积极发展节水产业技术、推进农业节水工程,拧紧农业“水龙头”,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广大群众要积极配合安装计量设施、提前合理选择种植作物,利用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全面启用水资源循环利用设施,全面推进节水增效、节水减排、节水降损。
当前,我们肩负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低碳成为信仰、让绿色成为时尚,在一点一滴中保护母亲河!让我们携起手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河长制,在一点一滴中、在举手投足间保护河流库坝水资源,用我们的热情和汗水,为建设更加现代化的生态健康文明幸福耀州、绿色耀州而奋斗!(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尚利)
一、河湖基本情况
耀州区境内主要有沮河、漆水河、赵氏河、浊浴河、清峪河等五条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渭河一级支流石川河水系,总流域面积4478km2。境内有水库8座(桃曲坡、高尔塬、友谊、豹村、玉皇阁、涧沟、前咀子、沟西),年蓄水总量为8622.5万m3均水资源总量12916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766万m3,地下水资源量8441万m3,重复资源量6291万m3,年可开采量4090.1万m3。人均占有水资源376m3,仅为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m3的最低需求线,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地区。
二、河湖管护成效初显
1、健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确定区镇村三级“河湖长”103名,设立公示牌对各级河湖长的姓名、职责、电话予以公示;对应成立了三级“河湖警长”,坚决打击涉河湖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完善了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督查考核、河道巡查等六项制度,制定了“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构建了巡查、督办、整改、反馈的闭环工作模式。近年来,各级河湖长严格按照《河湖长制巡查制度》开展巡查工作,区、镇两级河湖长累计巡河巡湖1200余次。
2、深化河道整治,持续改善水环境。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扎实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专项工作,先后排查整治“四乱”问题15起,及时清理河道管理范围内拦水设施、建筑物、构筑物10余处共计6000余立方米,确保水清岸净、整洁美观。配合市水务局协调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向沮河下泄生态基流1306万方,确保我区岔口出境段面水质基本稳定在Ⅲ类水,优于国考断面控制指标。
3、坚持柔性治水,全面提升河湖生态。将河湖管护与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等相结合,争取了海绵城市漆沮河生态治理项目、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等河道治理项目,综合治理漆水河、沮河两大流域河道20余公里,努力让区内水系清起来、美起来。以水土保持、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实施了贾曲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沮河上游生态保护修复一期项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余平方公里,打造了一批滨河植物带、水源地涵养林、林地封禁区,逐步形成了水生态治理、修复、保护“三道防线”。精心谋划实施店子河水库工程、高尔塬水库加坝扩容工程、涧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极大提升了我区水库的调蓄能力,全力保障河湖安澜、群众安全。
4、注重保护利用,科学构建岸线格局。坚持依法依规、因地制宜推进河湖划界工作,并与生态保护红线、国土空间规划等有机衔接,完成了全区38条488.7公里河道、5座水库、7座淤地坝、1处灌区、7处供水工程的河湖划界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河湖管理保护职责,目前划界成果已提交省级部门。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省市要求,启动了沮河、清峪河、浊峪河3条河流的河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着力加强岸线空间管控,严查河湖保护范围内违建行为,促进岸线资源合理有序利用。
三、严格水生态保护,全面开展河湖管护
近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历史机遇与河湖治理有机结合,全面推行河长制,层层压实责任、层层组织发动,基本形成了全民参与、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良好河湖管护氛围,广大群众为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促进水环境持续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区水环境明显改善,水源涵养能力持续提升,沮河上游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已成为白鹭、朱鹮等珍稀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1、树立生态环保理念,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方式,河流沿岸居民群众须将生活垃圾倾倒至指定地点,积极抵制污染环境不文明行为,不向河道沟渠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畜禽粪便,以免造成河道环境污染甚至影响河道行洪安全。
2、强化生态环保意识,积极养成良好生态道德,自觉关心生态环境,不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严禁污水未经处理直排、不达标排放,严禁往河道内扔动物尸体,加强河道生态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响应政府政策引导,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种植品种,严格落实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要求和滩区农药、化肥、农膜禁止和限制政策。严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高杆作物、开垦荒地、新增种植作物面积,不得发展大棚、畜牧养殖等农业设施,不得随意堆建各种民堤,不得新建和停放任何固定、移动、临时建筑和房屋。
3、传承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向家人、朋友和身边的人宣传生态环境保知识。倡导“小手拉大手”、“巾帼行动”等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活动,把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生产生活中、融合到建设发展中,要争做河道管护的示范者、推动者、组织者、监督者,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同事、家人,带头保护河道环境,引导他人懂法守法,及时的监督和举报水事违法行为。努力形成人人关心河道、时时注意河道环境的良好风尚。
4、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体验。在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生物多样化国际日等生态环境保护重要节日,积极参与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节能减排、植绿护绿、全域无垃圾等环保实践。要增强个人法律意识,积极自觉地参与水利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作。要积极发展节水产业技术、推进农业节水工程,拧紧农业“水龙头”,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广大群众要积极配合安装计量设施、提前合理选择种植作物,利用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全面启用水资源循环利用设施,全面推进节水增效、节水减排、节水降损。
当前,我们肩负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低碳成为信仰、让绿色成为时尚,在一点一滴中保护母亲河!让我们携起手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河长制,在一点一滴中、在举手投足间保护河流库坝水资源,用我们的热情和汗水,为建设更加现代化的生态健康文明幸福耀州、绿色耀州而奋斗!(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