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9年3月26日
五耀实践育文明 时代新风扑面来
——耀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纪实

   近来年,耀州区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强改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资源、队伍、项目、保障上下功夫,以“耀·宣讲、耀·朗读、耀·传承、耀·新风、耀·振兴”五耀实践为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着力解决文明实践“在哪做”“谁来做”“怎么做”的问题,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机制建设上做探索 保障高点起步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委书记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三级机构、四类队伍、六大平台、六有成效”的“3466”工作思路。区委常委会每季度研究试点工作,及时破解工作难题,推动工作落实。
  健全体制机制。制定印发《耀州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施方案》《铜川市耀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铜川市耀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者奖励扶持办法》等系列文件,在工作思路、方法、标准、步骤、激励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提供制度支撑。
  强化工作保障。设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科级建制,编制5人,为开展工作提供人力保障;由区财政保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基本运营,2019年以来投入300余万元资金,为基层所(站)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在资源整合上做探索 拓展活动阵地
  盘活基层阵地。盘活综合文化站、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党建活动阵地等现有资源,先后建立健全六大平台,成立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2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计使用专用标识,统一配备标牌、志愿者马甲等,实现了所(站)建设全覆盖。
  整合“两个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融媒体中心多平台的素材库和采编人员的练兵场,融媒体中心则收集群众需求、发布志愿服务动态,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学习、传播、实践活动。比如“理论宣讲云课堂”活动就由融媒体录制编辑并通过“爱耀州”APP、“耀州传媒网”微直播、“耀州宣传”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方式同步播放。
  优化“两个展馆”。建成面积7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展馆和耀州好人馆,打造宣传教育、培训学习、信息共享、互动交流、活动开展的综合阵地,接待各级各类参观者近万人次。
  打破部门壁垒。统筹调配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以外的资源优势,实现联通共享,拓宽盘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的新路径。如,发挥陈家坡会议旧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城市展馆、名人故居等阵地,开展爱党爱国爱家乡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陕西省首家挂牌投用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在董家河王家砭村挂牌,该复兴少年宫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致力于打造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公共教育和文化服务阵地。
   在志愿服务上做探索 满足群众需求
  服务队伍强根基。区委书记担任区级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引领“六大平台”牵头单位和各镇(街道)、村(社区)“一把手”履职尽责,组建区级志愿队伍69支、镇级志愿队伍11支、村级志愿服务队129支,实名注册志愿者23258人。
  志愿服务激活力。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中心吹哨、平台带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菜单式”供需对接机制,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4218个,积极开展助力“十四运”、敬老爱亲、环境保护、义诊上门、“公筷公勺分餐”等文明实践活动1200余场次,项目总时长174万小时。
  强化培训促发展。邀请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祖平来耀做客“耀州大讲堂”,邀请陕西省委文明办副主任张战军、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马盼等专家来耀,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在中宣部的协调下,中国平安集团、空军总医院、中国作协来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四是特色项目创品牌。策划推出“五耀实践育文明党史故事百村行”“助力十四运耀州我先行”“寻找好家训传扬好家风”等一批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吸引了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奉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