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知天命

文卫涛

版名:文化视野
  一杯清茗,几行文字,午后暖阳透窗入。铺桌头,盖周身。一股暖流穿身过,任由思绪漫天飞。又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日子,午饭刚过,室外的楼道由嘈杂渐渐地变得宁静下来,一早上,和往常一样,早起,到校,上早读,上课,和学生一起上操,然后处理了学校的一些日常事务,下午还有一节自习和几节晚自习……此刻静下心来,按照惯例,写下几行熟悉的文字。
  没有鲜花,没有祝福,甚至连中国移动,保险公司一个象征性的短信祝福也没有,就在这悄无声息中我迎来了自己五十岁的生日。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早在阳历的这一天,已经给我发过信息,而我真正的生日是在阴历的今日。说句实话,不要说妻儿父母,就是我,往年的今天也不会有意记起。只是,今年的今天,比较特殊,我五十大寿,呵呵!纪念一下,特意地写下一些文字,记录这一特殊的日子。
  五十岁曾经离自己是那样的遥远,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似乎没有到达这个高度。但时间的车轮从不因为我们主观认可与否而停止。年过半百,在我这里,从此再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五十知天命,出自于《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老夫子对自己,也是对人的一生进行的概括。知天命,就是到来这个年纪,很多事情,再也不必去强求,顺其自然,对待荣辱要坦然面对。但这又不是道家所提倡的无为。而是说,五十之前,人生处于上升期,我们提倡竭尽全力去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而到了现今这个阶段,我们要懂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就应该有自知之明。只求耕耘,不问收获,我们努力的目标不再是追求所谓的成功,而是为了充实自我,让生命不要虚度。换句话说,就是要活在当下,懂得取悦自己,顺其自然,享受上天赋予我们生命。
  想想自己的前半生,从一个农村孩子,几乎是在自然的状态下,一路跌跌撞撞,通过上学,才算改变了命运。也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省级教学能手,通过十多年班主任工作上的磨炼,然后担任德育主任、副校长、校长。虽然不能说多么的轰轰烈烈,但是用努力拼搏,不断上进来概括到也不算勉强。在家庭方面,和大多数人并无不同,娶妻成家,生儿育女,生活不算殷实,勉强可以维持生计,跟随大时代的洪流一路朝前,马马虎虎尽着自己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应尽的一点责任。
  如果说有所遗憾,那就是前半生虽然凭借着仅有的一点天赋,没有愧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但是也是随心所欲,并没有专注一事,深耕细作,成就一番事业。而是三心二意,得过且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虎头蛇尾,虚度甚至荒废了许多时光。如果让我再活一回,想必一定会“心系一处”,在一个领域钻研,做出些许成就。
  然而人生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假设,逝者如斯夫,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五十岁的我来日方长,用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也不枉在这人世走这么一遭。
  做教育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谋生之道,将自己所在的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精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守护神。退休之前尽可能站在课堂第一线,守好教学这个主阵地,开开心心地工作,尽好自己应尽的责任。
  每天写一定量的文字,散文、随笔、教育叙事、教研文章都可以,不再以成功为目标,笔耕不辍,在写作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
  五十真的知天命,删繁就简,懂舍弃,会自制,减少不必要的应酬,由内向外,回归家庭,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活在当下,活好每一天,用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每一天的日出与日落。
  人到五十,一切行为都要顺应自然规律,但却不是放任自流,放纵自己,心怀希望,懂得管理自己的身心,如此而已!